|
淡漠千里见妖娆
|
|
管理员 |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
|
|
2008/12/19 8:31:00
|
|
回复:(98家)诗歌欣赏 |
|
三十六、
2003年10月,福建女诗人幻羽晨星在榕树下发表了一组题为《无题》的组诗,写得很漂亮,我打印了,现在摘录其中之一、之二两首供大家欣赏。《无题之一》:“日子是用来打水的竹篮/提起就放不下//放不下的时候我自称英雄/无所忌惮地招摇过市//市集上三人成虎的流言越演越烈/那是一场洪水/而我是逆流而上的呆鱼//呆呆的鱼逃得过渔网逃不过鱼钩/钩子上的鱼一样悠哉地过日子”;《无题之二》:“我可以整天坐着就为看一片叶子落下/自己和自己打赌/输了喝一口酒,赢了吃一块肉//叶子落完的时候推翻桌子站起/发现忘记自己要去哪里//被遗忘的不止这些/扶起桌子,和春天打赌/第一片叶子长在哪根枝上/输了喝一口酒,赢了吃一块肉”。诗中富有哲思,想像奇伟,语言干净,不能说句句精典,却是不余一字,各尽风流,洒脱、鲜活而又不失诗意。幻羽晨星,女,福建人,又有网名:柳川凌影、倦心栖云。
三十七、
“大多时候/他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舞枪弄棍/他的腿就会有知觉/每条巷弄都有风车在跑/每到此时/天就会莫名其妙地下起雨/孩子们迅速撤离/雨点不大不小/不多不少/刚好打湿地面”,这是安徽诗人康邪2002年发表在榕树下的《轮椅上的人》,诗歌妙在似隐似现间,轻轻的语言,淡淡的思绪,回味的空间很足。康邪,70年代生于安徽,现居黄山,倡导口语与意象的兼容,从这首诗可见一斑,不过应该多读几次。
三十八、
“这是秋天的下午/我感觉到内心深处/那一片空白/越来越宽,越来越大//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恐慌/那些落叶/仿佛不是落在地上/是要把我掩埋//有一种隐忍的痛/让我在这个秋天的下午/无力/打开一首诗的灵魂//我是不是将无法面对/随后而来的黄昏/夜色和梦/我担心在梦中/我又看见那支队伍/象河水一样/在大地上缓慢地流//如果有一朵菊花开放/在这个秋天的下午//啊,那样就好了/一朵开放的菊花/正好可以填补了/内心里那一片宽大的空白”,这是贵州诗人刘馨泉2002年发表于榕树下的《秋天的下午》, 诗歌写得很有味道,有些意象也用得很巧妙,“一朵开放的菊花/正好可以填补了/内心里那一片宽大的空白”,这样的句子很美。刘馨泉,60年代生于贵州西北农村,贵州省作协会员。
三十九、
2001年8月3日,河南诗人左后卫在榕树下发表他的诗歌《前妻》,湖北青蛙当即在作品后面跟贴评论说:“ 我觉得这首诗非常重要,甚至有预感这一笔以后可能不会被人忽略,会被写入诗史。我们不要忘了看似玩闹之后的隐藏更重要的东西。”我很佩服青蛙,因为他确实有先见之明。现把全诗摘录如下:
《前妻》
听说,你又瘦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1年4月28日
创作手记: 4月12日,阴雨。诗成,泣不自禁。下午告假,独自开车外出。 4月14日,晴。现任妻子从电脑中调出此诗,大怒,删入回收站。晚,口角。 4月15日,晴。与妻深谈幸福美满。收回成命。允其删诗第4-8行、第20-27行,争取到第六行前两字做连词留下。 4月16日,阴。妻删去第1-3行、30-32行,苦苦相求,留下第一行。 4月18日,大雨。妻索性删去第9-19行、第28、29行,称一句诗可以遣怀矣。 4月20日,晴。妻又欲删诗,已无诗可删,便将诗题《小暖》改为《前妻》。 4月25日,阴。以本诗排行有技术借鉴价值为由,留下原诗残骸以为纪念。
诗歌中的“□”,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从第一句“听说,你又瘦了”,到后面的创作手记,两相结合,才是完整的一首诗。“与其说这是一首诗歌的残骸,不如说这是一首写进骨骸里的诗。”诗人小引说,“这首诗奇思妙想,意在言外,于无声处闻惊雷,堪称绝唱。”,他又说:“诗之伟大,或许正是在于它发现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关联,在于它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可能世界。所以,请允许我抒情的理解左后卫的这首诗歌,我们所有的诗,都是为了死亡做准备,我们终究将成为空壳,成为□□□,成为残骸,直到,化为灰烬。”这首诗的意义非常大,我在今天摘录,已经没有评说的必要,我只能说:很庆幸,这首诗终究被写入现代诗歌发展史了。左后卫,河南人,现居郑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