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论坛

首页 » 針刀論壇 » 【針刀醫學論文集】 » 柳百智谈针刀(转自许振南)
亦可 - 2010/6/28 23:29:00
      柳百智老师:北京针刀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及北京汉章针刀医学培训学校客座教授, 中华中医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刀医学杂志》主编,《中华脊柱病杂志》副主编,北京京昌东方特色医药培训学校副校长。

      柳老师从事针刀临床工作多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观点对我们一生从事针刀工作都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初学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一些观点:
亦可 - 2010/6/28 23:29:00
1、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在病理上相互牵扯、相互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是中医的整体观念。 

     

      可以说,正是因为缺少整体观念,在针刀临床导致了复发率增高;正是缺少整体观念,使我们在临床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理不出头绪;正是缺少整体观念,才使我们针刀的疗效大打折扣;正是缺少整体观念,在局部没有明显压痛点的时侯,就不知道用针刀如何进行检查和治疗;正是缺少整体观念,在针刀临床中,才只会把眼光集中到疼痛部位寻找压痛点......
亦可 - 2010/6/28 23:29:00
2、 用整体观念指导针刀临床实践,是针刀进一步发展的根本点之一



    很多从事针刀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只注重针刀操作的一招一式,并且以局部治疗为主,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弄清精细解剖上了,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学习,结果针刀操作如神枪手一样指哪打哪,技术操作没问题了,而最重要的临床疗效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于是疑虑重重,不知道究竟该往哪里用劲儿了。比如一个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按照针刀正确的治疗方法操作,将狭窄的腱鞘切开了,局部也使用了药物消炎,疼痛是缓解了,弹响也相应地消除了,但是,患者手指的屈曲功能依然没有改善,医生很疑惑,不应该呀,那就再做一次,结果更是白费功夫,反而使手指有些肿胀,患者也产生了不满情绪。由此看来,患者得的是不是单纯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则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手指屈指无力、或屈指困难这个症状,是否可以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呢?患者说,脖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就是说颈椎并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那就查查看,手指触诊颈5、6、7棘突偏歪、压痛、有钝厚感、椎旁压痛、活动时有成角现象,触诊的四大指征全部具备,颈椎肯定有问题!拍颈椎片印证了触诊检查的结果。用手法调整下位颈椎椎体,5分钟后,患者高兴地发现手指的屈曲功能恢复了。这就是分析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医生治病是用脑子治病,而不是单纯用手和医疗器械。我们的头脑中除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外,必须具有全局观念,临床时能够做到整体把握,才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亦可 - 2010/6/28 23:29:00
3、 用整体观念指导针刀临床,才能真正把握疾病的根源,并做到标本同治,使疗效更好更持久



      有些患者治疗后,即时效果不错,复发率却很高。有些医生有着很好的外科功底,开展针刀之前一直是一把刀,学习针刀后,针刀做的也算得心应手,时间久了,发现原来治疗好的那些患者,一段时间后又相继恢复了原来的症状。比如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把膝关节内外该治疗的部位都治过来了,疗效是有,没过多久又痛了,有的怎么治疗就是没效,甚至让人感到都不可思议,然而还是这个患者,经过另外一个医生用针刀治疗后,却完全好了。有的西医大夫,完全使用西医外科手术的观点指导针刀临床,强调治疗部位的危险性,针刀技术的高精尖,可是平时针刀临床的疗效也不并不比别人强,还一不留神在临床中发生了意外,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正反映出,针刀临床医生对理论的理解太浅太机械太西化,忽略了中医在理论方面的优越性,没有理会中医的根是扎在中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的意义。笔者认为,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临床是必要的也是必须,在临床中树立整体观念就是当今针刀临床医师提高诊治水平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亦可 - 2010/6/28 23:29:00
4、局部的变化往往是以整体变化为前提



    不管是全身表现为主,还是局部症状为主,也不管局部病变是否处于主导地位,都是以整体变化为依据的。因此在治疗上,必须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否则,必然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
亦可 - 2010/6/28 23:30:00
5、把握好病灶部位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及其分布规律,是诊断的基本功。选择正确的治疗点是临床疗效的保证,



    临床上针刀疗效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治疗点的选择不对,大家最习惯的做法是哪个地方有症状就在哪个地方去寻找,这当然没有错。但这只适用于局部组织的原发损伤,即原发痛。即使原发痛也要知道局部哪些部位最容易损伤,而局部肌肉韧带的起止点是应该首先考虑的,但皮神经的卡压引起的痛症也是绝不可忽视的,它的压痛点就比较浅在(用较小的力触压并推拨),肌肉、韧带起止点则比较深在,要稍用力下压至骨面并垂直推拨方出现疼痛。



    神经在筋膜处卡压的常见部位也是有规律的,如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腋神经卡压的部位及其引起的疼痛范围与特点。这是疼痛部位、治疗部位与神经分布基本相吻合的情况,只要弄清皮神经穿过筋膜的部位,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治疗点(压痛点);还有很多不相吻合的情况,如某处疼痛,除了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皮神经的卡压外,还要考虑支配该部位的神经干和神经根周围的病变以及远处组织损伤引起的牵涉痛,如下肢酸胀疼痛发凉、,患者局部软组织损伤解除后(局部痛),症状虽有所减轻,却总是难以消除,此时就应该考虑支配该部感觉的腰神经,可结合影像学检查来判断,进一步检查患者:腰4、5之间旁开一横指处有无压痛?是否为腰5神经根受压、受刺激?(根性痛)如果该处没有问题或症状与影像显示不相符合,则应考虑腰臀部肌肉筋膜等有无损伤(牵涉痛),臀部梨状肌下孔出口处有无压痛,坐骨结节下外侧腘绳肌附着处有无压痛,可能是坐骨神经受病变的梨状肌、腘绳肌压迫、牵拉或刺激(干性痛),同时骶髂关节发炎、错位压迫牵拉刺激腰骶神经丛也可引起上述症状(丛性痛)。总之,腰椎、骶髂是下肢病变之源,颈椎是上肢病变之源。要较好地做到正确判断,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何况现在还有很多问题,在学术上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即使研读过了所有的针刀专著,亦未必能使自己在临床治疗上达到较高水平。学习治痛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学习新知识,去钻研新课题,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吧。实用技术是简单明了容易掌握的;诊断的功夫则看似有形却无形,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是不宜掌握和提高的。但诊断又是最重要的,是与指导思想密切相关的问题。任何疗法的诊治方法都不宜程式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临床辨证。所以对某种疾病的治疗采用某种治疗方法(模式)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却绝不可因循守旧。如“颈九针”、“腰六刀”的治疗方式,虽然是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决不能作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去追求。这与对“症与病”的不同理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柳百智谈针刀(转自许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