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 - 2010/4/16 19:38:00
针刀医学——走在中医现代化道路上
如果问:知道中医吗?你们一定都会肯定的说知道。
如果问:你们知道针刀医学吗?或许,你们就沉默了。
那么,什么是针刀?它来自哪里?它有什么用途?
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正承受着多年不愈的腰腿痛?由颈椎病引起的头晕、眼花、恶心、耳聋、手臂疼痛、手指麻木、肩膀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骨刺等疾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从针灸演绎而来的“针刀”,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门新兴医学——针刀医学。
■中国针刀医学简史
1、1976年,朱汉章教授发明了针刀疗法。
2、1984年,小针刀疗法通过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3、1988年12月,小针刀疗法获三十七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朱汉章获“军官”勋章。
4、1991年,《小针刀疗法》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此书为针刀医学奠定基础性著作。
5、1992年,经中国科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中医药会针刀医学分会,朱汉章任理事长。
6、1999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
8、2002年3月,针刀医学经典性著作《针刀医学原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9、2003年,“针刀疗法的研究”通过全国27所大学的 29名高级专家参加的大型科研成果鉴定:针刀疗法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命名为《针刀医学》。
10、2004年11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亦可 - 2010/4/16 19:39:00
(这是在读者导报上的专栏。所有稿件由我完成。我并不是医生,也没有学过针刀,但在接触它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总是在感动着我。我希望能为推广针刀医学尽一份力。)
■有一颗行星
博大深邃一定是沉默的,比如浩瀚无垠的宇宙。
仰望夜空,在这些沉默的星座里,有一颗行星,它在人间深行,划出了眩目的轨迹,在它行经与延续的地方,便有患者的希望与笑容。它便是——汉章星。
2001年元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行星命名局以朱汉章命名小犬座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朱汉章成为首位被该组织以星座命名的中国医务工作者。
1976年的春天,一个老木匠的手被斧头砸坏了,到大医院治疗了一阵子,红肿是消除了,但仍旧不能拿斧头。针刀医学的诊断结论是手掌蚓状肌和掌部屈肌交叉点发生了粘连。朱汉章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用一枚9号注射针头,直刺病人手掌(患病的)蚓状肌和掌部屈肌交叉点,反复剥离几下,松开了粘连。出针后,又将病人手掌被动地进行多次握拳和伸掌活动。这只原来不能伸直和握起的手,终于能够作屈伸活动了。这一成功的尝试给了朱汉章一个全新的启示, “小针刀”在他的脑海里也萌生了!
将针灸针加粗,把它的尖端由尖变扁,弄出了0.8个毫米的刀口,用以切割疤痕和剥离粘连;上端安上一个扁平的柄,以便控制刀口运行的准确位置和方向,这个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微型医疗器械,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使用的“针刀”。此项发明于1988年获得第三十七届布鲁塞尔国际科技新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牌奖。曾经是一名赤脚医生的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因此还获得了《军官勋章》的殊荣。当时在中国,同时获得如此两项殊荣的,仅此一人。
针刀首先是一个灵感,接着是一个技术,后来又发展成一套理论,一个理论体系。
2003年,“针刀疗法的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大型科研成果鉴定,并被作为一个新的医学学科,命名为“针刀医学”。 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
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理论方面,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治疗技术方面,将西医部分开放性手术转变为闭合性手术,避免了开放性手术的痛苦和后遗症,提高了疗效。20余项省、部级已鉴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表明,针刀医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针刀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已被60多种医学专著和教科书引述。
有一些医生,特别是我们的中医,缺少资源共享的精神,有一招半术,死活不传人,有的还传儿不传女,代代传下去,一家人靠这几味药就生活得非常好。朱汉章不同, 他把他的针刀技术全面推广,针刀医学培养学校已经培养学员近两万人,其中有外籍学员五百人。他欣赏孙思邈的大公无私, 孙思邈把他所有的药方用石碑刻出来竖在路旁,你是什么病,哪几味能吃好。哪个走道的都能看到,惟恐人不知道。能够救治更多的人,这才是医之道。
2006年10月14日,朱汉章教授因劳累过度,于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作为他的学生,无不悲痛。他没有走完的路,由他的学生们继续前行。
亦可 - 2010/4/16 19:39:00
■针刀缘之二
是骨刺痛?还是肌肉痛?
小针刀治疗有危险吗?
——南非膝关节痛病人琳达与小针刀结缘
南非的琳达回上海度假。她在南非的时候,因为膝部疼痛,走路不方便,特别是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部位疼痛。当地的医生告知她的膝关节长了骨刺,走路的时候,骨刺摩擦到正常组织,引起疼痛,需要换膝关节。
琳达并不是心疼钱,她只是一想到从此自己的膝盖是冰冷的植入物时,不寒而栗。而且换的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到了年限,还得换一次,到时候年纪大了,换也不是,不换也不是。
回上海后,她去世伯家拜访,说起了自己膝关节的事情。朱老先生立即向她推荐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向琳达推荐顾雪忠医生。因为朱老先生与顾雪忠医生是好朋友,是看着他一路钻研小针刀的。
琳达第一次听到小针刀,问:小针刀治疗有危险吗?
朱老先生耐心地向她解释,说顾雪忠原来是骨科大夫,十几年临床手术经验了,正因为小针刀简单、方便、创伤小,疗效高,才放下手术刀,一心钻研小针刀疗法。
琳达第一次来找顾医生治疗的时候,顾医生曾开玩笑说:你一个老外,怎么会有胆量找我治疗?要知道当时在上海推广小针刀,很多人认为是很危险的,而不愿意来接受针刀治疗。
琳达爽朗的笑笑:就看中你是十几年的骨科手术大夫,这是安全的最有效保证。一个熟悉人体精细解剖的人做针刀,与一个从来没有做过骨科手术的人做针刀,我当然更有理由相信你。
期间,顾雪忠医生问起琳达在南非的诊治过程,知道在南非,还有很多发达的先进国家,得了骨刺,骨性关节炎等,除了换关节,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而在我们中国,用小小的一枚针,就可以治疗此类疾病,而且越早治越好,并非像传统的西医那样,早期的时候除了简单的镇痛别无他法,等到疼的实在不行了,就换关节。
■是骨刺痛?还是肌肉痛?
正常的人体,为什么要长骨刺呢?
是骨刺扎进肉里引起的疼痛吗?
骨刺一直存在,为什么有的时候痛,有的时候不痛呢?
现代医学认为裸露的软骨下骨板反复受到应力冲击后产生反应性骨质增生。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本原因是在于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在伸直状态下,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控制,膝关节无论是旋转或是内收、外展都是稳定的;而在屈曲0—90°时,膝关节的活动幅度就愈来愈大。当软组织损伤后,引起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牵拉、软组织失去了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关节不稳,关节面的压力的分布就不平衡。在慢性期急性发作时,骨刺磨擦刺激神经末梢使症状加剧。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引起了关节应力的改变,进而造成了骨与关节囊、滑膜及韧带等的挛缩;使关节内产生了高应力点;在高应力点处便出现了骨刺。关节功能的改变又导致了关节周围的肌力改变,从而引起关节肌肉的废用性萎缩等一系列病变。以上多种变化,在关节内外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膝关节病变的日趋恶化,加重了关节的病变。
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先有髌周软组织的损伤,后产生疼痛及慢慢形成骨刺;而非先有骨刺,引起刺痛。因此,在治疗时就化繁为简,只需要针对紧张、挛缩的受损伤软组织进行针刀闭合性松解,再加适当的手法整复,经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后,症状即可消失,又能行走自如。
膑下脂肪垫炎性病变(损害)是慢性膝关节痛病中最常见的病损。起病缓慢,初起觉膝部酸痛不适,怕冷发软,关节欠稳,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膝关节部痛。患者多有下蹲痛、上下阶梯痛。重者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少数患者可突发膝部肿胀,关节积液而膝部功能 障碍,站立和行走困难。病变久者,还可以继发膝后部胀痛与吊筋
如果按传统的思维,针对骨刺进行消除或者手术切除,或置换关节,这都是大动干戈。根据针刀医学理论,在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部位在膝关节软骨面、膝关节滑膜,用针刀在骨刺形成处进针松解,解除拉应力和压力的不平衡,肌肉挛缩紧张消除,关节四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动间隙变大,摩擦消失,由摩擦引起的炎症消失。小小一枚针刀,就可以将此病就得到根本性的治疗。
亦可 - 2010/4/21 8:16:00
小针刀真的能治颈椎病吗?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自然老化而产生,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使用电脑、驾驶车辆、用高枕等诸多因素,都使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从而加速了颈、腰椎疾病的发生;颈椎病这种“中老年专利”的疾病出现低龄化。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30岁左右的白领得颈椎病的越来越多。
颈椎病造成了久治不愈的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有的还出现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颈肩部酸痛,背心处牵拉感,颈椎病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手痛,手指麻木,走路发飘如踩棉花感。
在颈椎发病早期,针刀松解加手法复位,治愈率非常高。据我科3年的头晕头痛病例统计,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一般1~2次就可以消除症状了。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中老年患者。颈椎病可引起中风是肯定的。在中老年人之中,患有头晕头痛的患者十分多,这部分患者,同时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症状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颈椎病。
正常情况下,通过颈椎的活动而发生头位的变化,这种变化运动,因为富有弹性的椎间盘,而不会使椎体出现前后错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肌肉韧带劳损、退化,在低头或仰头时,颈部关节失稳,摆动和错位,必然会刺激在颈椎横突孔中穿行的椎动脉,使之痉挛,收缩或扭曲变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临床上就会出现头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又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这样脑血流速度会再慢,易形成血栓,发生中风。
所以,患颈椎病的中老年朋友应注意,别把颈椎病当小事,出现颈部酸痛,头晕头痛应及时治疗,利用小针刀松解病变纤维与软组织,进而改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避免与减少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