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论坛

首页 » 海闊天空 » 【如是我聞】 » 武康路:安静的马路
亦可 - 2009/6/6 22:16:00


  清晨的武康路格外静谧,梧桐撑着绿荫,空气里都是树木的特有气息。

墙头和围墙里那些尖项房屋,还有大片枝蔓交缠的树木,掩映着不一样的生活年息。

是什么样的人,生活在这里?


  搜来的文字:“武康路华山路路口是上海丝业大王莫觞清(也是矛盾《子夜》主角的原型)的旧居,与丁香花园只有一墙之隔。上世纪三十年代,莫觞清就是在这个花园里的一次舞会上被绑架,结果受了惊吓,撒手西去。现在是作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所在,马路对面则是面粉业巨子孙多森的毫宅。小楼的门口好看地弯成一道曲线,黄色的矮墙把武康路悠悠地斜切下一溜阴凉,于是街口就显得格外高雅而沉静。爬山虎覆盖住四坡屋顶,有棚屋形的老虎窗也被掩埋在满眼的绿色中,白色拉毛墙面设有混凝土大壁柱等装饰。
到“霞飞路”西头的武康大楼,边走边看两个小时不到,但是穿越的却是百年的上海旧梦。

在这条曾经是、现在也仍是的上海高级住宅区里,遍布着众多名人旧居,巴金、赵丹、黄兴、郭邵虞、陈立夫等等,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任何海上名家谈起这条马路都能信手拈来,到处都是可供发挥的题材。即使是普通的老房子也或多或少残留着历史的痕迹,花瓶形的阳台、红色的木质百叶窗、宽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顶,细节里总是免不了受到地中海式、意大利式、法式或英式的影响。

    这些不露声色的建筑在此低调而又从容。

   


    内阁总理最后的公馆

    走进40弄,  最夺人眼球的要数主楼门楣上的雕饰和石雕门柱了,虽然颜色有些发黑,但却多了几分威严,一看便知房子主人一定来头不小。正巧一位撑着伞的师傅推着自行车从侧楼的小门里往外走,问起房子的历史,他说得有点神秘:“这是以前大户人家住过的地方吧!”
大名鼎鼎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公馆对于这个师傅而言,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吧。1937年,8·13战火之后出于安全考虑,唐绍仪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避居到此。不料一年不到,唐绍仪就倒在“古董商”的刀斧之下。据史料记载,当时外界传言说唐绍仪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原田等有来往。事实上大汉奸梁鸿志、温宗尧早就看中唐绍仪这位久经官场的老人,力劝他“出山做总统”,企图拉他下水当汉奸组成内阁政府。国民党政府侦知这些情况后,派人劝说唐绍仪避居香港以保晚节。可唐绍仪迟迟没有动身,国民党方面认为他形迹可疑。于是戴笠手下“铁血铲歼”的队伍立即行动。杀手等三人谎称古董商,给一向对古瓷有浓厚兴趣的唐绍仪打电话,说是有一只宋代青瓷花瓶愿以低价出售。次日,三人来到唐府,趁佣人被支开之际,当唐低头专注鉴别瓷器之时,土匪出身的杀手伸手将暗藏的利斧抽出,劈头朝唐的脑后砍去。这位大名鼎鼎的民国总理就这样毫无声息地倒在血泊里。

    现在这里的楼下一字排开10个信箱,像过去放牛奶瓶的小盒子。由原先的汽车间,佣人房和办公室改造的侧楼上下共住着7户人家,居民大多是公房调剂时搬于此处的,其余3家分布在主楼的三个楼层里,据说居住的是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但住在侧楼推单车的师傅显然与这些“主楼邻居”关系稀疏,问及时寥寥数语,透露着一种由于身份背景以及文化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邻里间的陌生感。

    意外发现的特务机构

    这里与唐公馆仅一条马路之隔,可给人的感觉却有天壤之别。灰色的院墙,泥泞的石板路,院子里随处可见的杂物,仿佛浸在水里许多年的外墙。一幅毫无生气的模样是这里最准确的描述。

    但在院墙里面隐藏的是面呈波浪形的约1点5米高的原有院墙。小楼外墙的一侧还看得出壁炉的存在。原本两层高的楼又被加了一层,外立面一看便知。正门口上方的雕着几面英国米字旗不禁让人疑窦丛生。

    从23岁就居住在此,至今已有42个年头的陆阿婆推着小车买菜回来。只剩下一颗牙齿的老人家一张嘴就吓人一跳,她指这离地面半寸高的几个透风口说:“那以前是水牢啊,养着毒蛇的。”后来二楼的一位老伯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但是从官方的网站上,能看到的信息却是“外墙面均为直线条勾画,简洁明快。四周绿化成荫,陈立夫曾在此居住”。

    神秘的正广和老屋

    位于武康路和复兴西路路口的正广和老屋对于一般市民来说,始终是个神秘的所在。沪上好多人家的院墙都“破墙透绿”了,而这里依然高墙耸立,大门紧闭。人们只有从它那漫过院墙,探向街心的梧桐树枝和那在绿枝间若隐若现的尖尖屋顶,判定这是个大人物住的地方。

    一点不错这确是一位风云人物驻足大上海的地方。房子始建于1928年,原是英商正广和老板的住宅,属于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样式,陡峭的双坡大屋顶及半露于外的红木结构,加上二楼宽大的露台,无不显示了主人雍容典雅的贵族意趣。上世纪30年代,同宋子文沆瀣一气的唐海安一度居住在此。解放后此房被没收,潘汉年、魏文伯、王震都曾在这里住过,后来作为市委招待所。“文革”后刘靖基先生年迈回沪,市府安排其全家入住。至今房子依属刘家所有。

    这中间还有段插曲,涉及了另一个大户人家,那就是荣卓如,她是实业家荣宗敬的女儿,丈夫是犹太商人哈同的义子,乔奇·哈同。他们也曾拥有过这幢别墅,荣卓如的兄弟荣鸿庆现在是台湾省上海银行董事长。

    武康路99号似乎只有一扇黑漆漆大铁门,连经常在这扇门前工作的环卫工人都对这里无比陌生,只是满园的绿色是任凭怎样厚实的围墙都关不住的。离正门不远的矮小的红色木门一看便知以前是专给佣人走的。门上方怒放着粉粉的蔷薇花,不禁联想刘家哪位小姐身着粉色衣裳偷偷从后门溜出去玩的一幕情景……

湖南别墅的“前世今生”

    湖南路武康路路口,有一个气派的大宅门,终年紧闭,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少有人进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全窥它的风貌,只有能从有关部门偶因疏忽而流落尘世的图片中得知,它是一幢掩藏在浓密的绿荫中的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新来上海的门卫张师傅,他说里面的房子和武康路随处可见的洋房一样,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934年春,汪伪反动政权的财政部部长周佛海买下这座花园。门前的居尔典路也随着周的到来而改名为湖南路(周系湖南人)。解放后房子被国家没收,陈毅市长曾在此小住一段时间,后这里作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来沪的高级首长。在此居住时间最长的大概要推贺子珍同志,她在这里度过了从1950年直到“文革”中患病住进华东医院的这段时间。

    现在这里是兴国宾馆的分部,外墙上烫着的“湖南别墅”四个金色大字。高大外墙上一人多高的竹篱笆栅栏让人多少有些敬畏。独自守在这里的张师傅对置身于其中的一切感觉熟悉到再普通不过了。猜想他对客人的入住多少总有些期盼吧,因为只有那时,湖南别墅里的其他服务人员才会随之到来,他也会因此而忙碌起来。

    不可能进入的旧居

    117号是一处独立的花园洋房,但是门牌上标着“1号2号”,不透过铁门的缝隙向里看,是绝不会发现内有2幢小楼的。1号楼外形是近代西洋建筑,室内装饰是中国传统风格。主屋3层,建筑面积572平方米,独立汽车间38平方米,花园1051平方米。2号楼为二层建筑,局部三层,简洁的西班牙式风格。屋顶平缓,铺设西班牙简瓦,南部底层原有半圆圈廊。墙面为浅黄色涂料拉毛,局部门、窗有西班牙建筑常见的曲线花饰门楣、窗框饰。早年的房主是金城银行的总经理周作民。

    门房间也有独巨匠心之处,看起来像个小碉堡的门房间只开出两个一平米大点的小窗口,一个上面横着四五条细铁栏,另一个因为装了电子探头而把中间的铁栏去掉。高度也只有1米5多,想来当年在里面工作的师傅总得弯着腰才能看到点外面的情况。只是紧紧关闭的大门让人觉得这门房间只是形同虚设罢了。从一旁的门缝往里看,距这扇门50米开外还有一扇气派的大门,门上雕刻着两条金灿灿的龙。周作民住在这里的时候是风雨如磐,有人说风水不是很好,曾被社会上怀疑是汉奸要被惩治,后来经人周旋才得以脱身。看着这两幢洋房,也许没有人想到,周作民曾经也是穷光蛋一个,从老家出来只有一个包袱,后来留学日本,才当上了银行的总经理。

亦可 - 2009/6/6 22:17:00









































亦可 - 2009/6/6 22:19:00




武康路原属于法租界,原名福开森路。易先生曾让司机载着王佳芝来这条路上约会,佳芝说附近有家店,她想趁便去修一个耳环。易先生自然不能不奉陪,车于是折回,从义利饼干行过街到平安戏院,经过对面那家凯司令咖啡馆。今日的武康路似乎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改变她的气质,优雅淡定,马路两边各式的洋房错落别致,每一扇门洞后或许都有那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亦可 - 2009/6/6 22:21:00
马里昂巴:城市隐居客
墙上的欧式挂钟精雕细刻,指针却早已静止在历史中的某个时刻,像老电影中出现的道具。

世界上的东西之所以能相互吸引,全部与表相无关,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但愿马里昂巴成为冷漠的地球上最后一家温暖的咖啡馆。”留言册上写满了类似的字句,就像《去年在马里昂巴》这部电影,在拿铁的迷离香气中,叙述一个个离奇的邂逅。位于话剧中心对面的这家咖啡馆,天花板贴满了旧报纸,黑板上是店主在各地旅游的照片,没有名字的猫咪把窝筑在了温暖的书橱中,旁边是各类关于电影和摄影的书籍,或者和朋友下一盘国际象棋,做一回真正的都市隐居客。

Tips:
拿铁和Cheese Cake 是店家的得意之作,咖啡上漂亮的拉花可是小潘花两年时间练就的“功夫”。
凭话剧中心会员卡点单可打9折。
每周日下午1点放映话剧,预告会写在门口的黑板上。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55号(近安福路)
联系方式:(021)54042909
人均消费:55元
停车信息:旁边五原路上可停车 比较贵



























附件: DSC04425.JPG

附件: DSC04426.JPG

附件: DSC04427.JPG
亦可 - 2009/6/6 22:22:00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55号(近安福路)
联系方式:(021)54042909
人均消费:55元
停车信息:旁边五原路上可停车
亦可 - 2009/6/6 22:25:00
ARCH:武康大厦中的紫色房间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439号(近淮海中路)
电话:(021)64660807
人均消费:120元

新开张的ARCH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紫色房间,保留了拱形的落地窗和周末小电影,装潢和美食都焕然一新。大厨Jose来自某知名餐厅,擅长烹饪西班牙美食,更喜欢创意混搭风格,在西班牙菜系基础上放入意大利美食元素,把起源于中世纪的Tapas翻新出各类花式。……
新开张的ARCH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紫色房间,保留了拱形的落地窗和周末小电影,装潢和美食都焕然一新。大厨Jose来自某知名餐厅,擅长烹饪西班牙美食,更喜欢创意混搭风格,在西班牙菜系基础上放入意大利美食元素,把起源于中世纪的Tapas翻新出各类花式。据透露,由金枪鱼鱼生加上牛油果、松仁制成的西班牙式吞拿鱼生,是Jose新创的秘密武器,再叫上一瓶啤酒,别提有多惬意了。

Tips:
每周四晚八点在地下一楼放映各类艺术或独立电影。
定期举办设计师和建筑师讲座或沙龙。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439号(近淮海中路)
联系方式:(021)64660807
人均消费:120元
停车信息:旁边兴国路上可停车
亦可 - 2009/6/6 22:27:00
喜客咖啡:彼此相爱才有家

由橙香酒,新鲜橙汁和秘制酱调配而成,热爱甜食的客人可以尝试一下。

顺着武康路走到淮海路口,一排绿色玻璃窗口内透出暖暖的灯光,Susan说,一看就是很温馨的地方。“我们喜欢客人,客人喜欢我们”,店主管Keven这样解释“喜客”的含义,简单的“彼此相爱”,是要让寂寞的都市人找到回家的感觉吧。喝咖啡前一定要看看那整排由纯铜定制的咖啡柜,八种咖啡豆依次排开,拉开上面的小盖,一股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Keven透露,好的咖啡豆色泽明亮不油腻,闻起来也有股清新的香味。据说老板杨先生是做咖啡机起家,所以玻璃柜内各种款式的咖啡机也是他从各地淘来的收藏。

法式重乳酪 20元
口感厚实,是店内点单率最高的一款甜点。

坐在窗边看昔日霞飞路的美女,或在无烟区内享受与世隔绝的安谧,喜欢甜食开胃那就点一份橙香酒汁薄饼,或者仅仅是一杯研磨咖啡,一份法式重乳酪,窝在沙发内聊聊天,一周的愁烦都烟消云散。

Tips:
靠窗的座位和室内无烟区是最佳位置,独自看风景或安静地聊天两者皆宜。
铜制的咖啡橱是店内独特的器物,喜欢咖啡的人可以选购几款中意的咖啡豆。
玻璃橱内的咖啡壶都是老板从各地淘来的心水之选。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420号(近淮海中路)
联系方式:(021)64317810
人均消费:40元
停车信息:马路对面有中型停车库
亦可 - 2009/6/6 22:29:00
功德林:老字号健康素食
锦绣素元宝(全素馄饨) 15元
由订制馄饨皮,特色面筋、青菜、蘑菇、榨菜制成,再洒上麻油,鲜美可口。

一碗素食馄饨,相信是武康路上最价廉物美的选择。据店里的上海阿姨介绍,看似普通的馄饨芯里包含着特色面筋、青菜、蘑菇、榨菜,而汤料是由多种菇类熬制而成,怪不得每天可卖50碗呢,小编一尝,果然异常鲜美呢。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97号
联系方式:(021)64718909
人均消费:15元
停车信息:旁边五原路上可停车
亦可 - 2009/6/6 22:31:00
BLISS:无处不设计 无处不生活

红色手工绣鞋(配蒸笼) 99元
细致的绣工配上迷你型蒸笼,吉祥喜庆。

迷你热水瓶,抽象蜡烛台,各类独立设计师的品牌汇聚一堂,成就了Bliss别具一格的家装氛围。店主陆丽华音乐系出身,在法国的四年让她认识了不少设计师朋友,于是回国开了这么一家小店,法国香颂的旋律在室内悠扬回荡,她又好似回到了那段在异乡的日子。一半时间做音乐,一半时间照顾这家小店,设计和音乐是相通的,每一件亲自挑选的饰品都像自己的孩子,有独特的名字和只属于设计师的故事。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
联系方式:(021) 61267626
其  它:车位信息:武康路上有16个车位,15元/小时
亦可 - 2009/6/6 22:35:00
从武康路华山路路口走上来就是莫觞清的旧居,到“霞飞路”西头的武康大楼,边走边看两个小时不到,但是穿越的却是百年的上海旧梦。

在这条曾经是、现在也仍是的上海高级住宅区里,遍布着众多名人旧居,巴金、赵丹、黄兴、郭邵虞、陈立夫等等,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任何海上名家谈起这条马路都能信手拈来,到处都是可供发挥的题材。即使是普通的老房子也或多或少残留着历史的痕迹,花瓶形的阳台、红色的木质百叶窗、宽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顶,细节里总是免不了受到地中海式、意大利式、法式或英式的影响。

与丁香花园只有一墙之隔的是一座二层的独立式花园洋房。大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是上海丝业大王莫觞清的家,在武康路华山路路口,现在是作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所在,马路对面则是面粉业巨子孙多森的毫宅。小楼的门口好看地弯成一道曲线,黄色的矮墙把武康路悠悠地斜切下一溜阴凉,于是街口就显得格外高雅而沉静。爬山虎覆盖住四坡屋顶,有棚屋形的老虎窗也被掩埋在满眼的绿色中,白色拉毛墙面设有混凝土大壁柱等装饰。
亦可 - 2009/6/6 22:36:00
武康路地处前法租界洋房群中心,沿路尽是经典建筑臻品,深邃高贵而低调,自从老上海时代开始,就是众多名流人士置业首选。据说这里也是上世纪动荡年代间里,演出过无数谍海风云的地方,充满戏剧性扑朔迷离的故事,为武康路幽静的夜空更添一分神秘。
亦可 - 2009/6/6 22:36:00
武康路2号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40弄1号 住宅 (唐绍仪故居)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67号(近代建筑) (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
武康路99号 原名: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107弄2号 陈果夫故居
武康路113号 苏联商务代表处 (巴金故居)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115号 原名:密丹公寓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117弄1号 住宅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路232号公寓(近代建筑) (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
武康路240、242、246号 原名:开普敦公寓(近代建筑) (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
武康路374/376号 武康亭 Ferguson Lane (又名:武康新里)
武康路390号 汽车工业总公司(近代建筑)(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
武康路393号 黄兴故居

淮海中路1836-1858号(位于武康路口) 武康大楼 原名:诺曼底大楼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亦可 - 2009/6/6 22:49:00
当年,法租界在非法扩张地盘的过程中,与上海宁波同乡会“四明公所”发生冲突,又与英美等国产生矛盾,福开森在中外各方之间周旋调停,法租界当局为表示对福开森的感谢,特意将法租界西区的一条马路命名为福开森路。1943年10月,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将福开森路改名武康路,得名于浙江省武康县。

  这里曾经居住过众多当年的政要、商界精英及文化名人。李鸿章的丁香花园、黄兴公寓、唐绍仪的居所,还有商界女杰董竹君、钢铁大王朱恒清、面粉大王孙多森、孙多鑫等商界巨富的身影,都曾出现在武康路上,文学大师巴金、影坛巨星孙道临、赵丹等也曾在武康路上居住多年。

  武康路40弄1号,是一座黄色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这座住宅由董大酉建筑事务所设计,初建成时,它作为比利时与法国商人合资组建的义品银行。这座古老的府邸,曾经居住着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1938年,日本为了实现“南唐北吴”的目的,多次与唐绍仪洽谈此事,然而唐绍仪的态度一直不温不火,不甚明朗。于是,9月30日早上,特务头子戴笠手下的谢志磐带领伪装成古董商人的军统人员来到这里,假意与唐绍仪品评古玩,伺机用藏在宋代瓷瓶中的小钢斧在唐绍仪后脑猛击……刺客悄然逃离,事后仆人将昏迷的唐绍仪送往医院。翌日凌晨,这位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因流血过多而亡,这个案件也成为当时震惊中外的政治谋杀案。今时今日,站在这座古宅前,似乎还能嗅出当年的硝烟味。

  沿着武康路一路走去。梧桐如盖,一座老式洋房的斑驳门牌上标着113号,这里便是一代文坛巨匠巴金的故居。

  巴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老人铿锵的话语依然回荡在耳边,他的代表作品《家》、《春》、《秋》令后人不断品读与感悟。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照在灰色的墙上,庭院里的那条小径,踏满了老人思索人生时留下的脚印。有人说:“一个伟人的灵魂,不仅永存于他的传世作品中,也镌刻在他曾居住过的地方。”

  离巴金故居不远处的武康路240号,这座名为开普敦公寓的楼房,是当年的英国公和洋行设立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如今的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海关大楼、渣打银行等建筑,都是公和洋行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简练动感的造型、清秀流畅的线条,为昔日的上海建筑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上海的文化之所以被称为海派文化,正是因为她包容海纳了各种文化元素。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树影婆娑,这座具有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公寓,也见证着上海的沧桑变迁。

  武康路与淮海路相交处的尖角上,有一栋法式公寓楼房,斜刺刺的长条,仿如一条停泊的船。为了纪念法国著名战舰“诺曼底号”,这栋公寓被取名为“诺曼底公寓”。现在,它叫“武康大楼”。武康大楼建于1924年,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曾居住于此。孙道临出生在北京的四合院———书香门第之家。1947年从燕京大学毕业的他,为了拍电影,迁居上海。孙道临这个名字,在中国电影史上,承载了太多的荣耀。《民主青年进行曲》中的方哲仁,《渡江侦察记》中的侦察连长等,那些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至今令人难忘。武康大楼一度引来这位著名艺术家的众多粉丝前往探访。

  沿着武康路徐步慢行,仿佛穿越上海的百年旧梦。细细品味马路两旁那带有沧桑感的庭院与楼房,感喟着岁月一段段传奇。
亦可 - 2009/6/6 22:53:00
武康路99号
  
  《色,戒》中佳芝最后说“去福开森路”,很有可能是要回到易先生为她置办的那套公馆,与小说里的公寓不同,李安把这个幽会的场所选在了武康路99号,独门独院的小别墅。

  就是在现在,武康路上的别墅也是神秘而贵气的。建于1928年的武康路99号曾是英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这位英国大班的家完全按照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式样建造而成。建筑平面呈L形,红瓦陡坡的屋顶上有着红砖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炉烟囱和尖顶的老虎窗,外墙饰以暗红色的半露木构架,木构架看上去平直粗犷,透射出浓郁的英伦乡村风味。虽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视线,但还是冒出了三角形的尖顶和浓密的树,构画出一幅很美丽的图画。

  武康路上别墅虽多,但住的大多是军政要人,社会名流,唐绍仪、陈果夫都曾经住在这里,可以说是藏匿了不知多少秘密。整部电影被鸽蛋一样大的钻戒和梁朝伟的某几分钟炒得走了偏锋,导演的许多良苦用心还得慢慢体会。
  
  陈果夫故居
  
  107弄2号是陈果夫的故居,这栋建于1946年的三层花园洋房,墙体用白粉饰面,红色双陡坡瓦屋顶,清水砖砌烟囱,砖工精致考究。底层东南侧设置带有出檐的开敞拱券式门洞,造型十分典雅。

  陈立夫、陈果夫这对兄弟,当年亦是重要的政治人物,当时社会上一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两家管钱钞”之说。由于蒋介石与其叔叔陈其美有患难之交,蒋对陈的两侄陈立夫、陈果夫备加关照和信任,使陈氏兄弟两人能平步青云,仕途亨通,担任了重要角色。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后,授意陈氏兄弟把留在上海的部分党政干部组成“中央俱乐部”(英文译为Central Club,简称CC),这样以两陈为中心的“CC”系雏形开始出现。
  
  武康路南起著名的淮海路,北至华山路,连接了沪上最繁华的两条街区,却奇异地保持着神秘和幽静。一公里见长的小马路,两旁花园洋房林立,隐约浮现着巴金、黄兴、唐绍仪、陈立夫等醒人眼目的名字,接连不断的围墙和铁门却又与行人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这里有美丽的参天梧桐,白色地中海式的原意大利大使官邸,新潮设计师的工作室,还有最普通的小菜场、五金店、同我一样总是心不在焉的路人。

  春天的午后走在这条街上,感觉如同梦游,那个被画过无数次的花瓶形的西班牙小阳台显得懒懒的,街边幽静的小花店总看不到主人,偶尔碰见几个外籍人相视也是不经意,渐渐地,觉得很珍惜。
亦可 - 2009/6/6 22:56:00
电影《色,戒》最后那段,放走了老易的佳芝装得没事人一样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她是要去哪里?是福开森路老易为她安排的那个别墅还是那条路上别的地方?经历了刚刚那一番惊险,她会认为老易会尽弃前嫌而收留她,还是这傻姑娘真的爱上了?

  李安导演加上编剧王蕙玲女士都是细节大师,看一眼佳芝留在红酒杯上的口红印就足以让老易明白这是个冒牌货,还是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自导自演,并不自觉陷了下去。张爱玲的小说里,王佳芝最后是要去“愚园路”的,电影中却改为“福开森路”,其中定有深意。现实中,这福开森路(今武康路)上花园别墅林立,却是上海向来神秘的去处,在1938年,这条路上确实发生过一场扑朔迷离的刺杀案,地点就在福开森路(今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故居。
亦可 - 2009/6/6 22:56:00
1937年,“八·一三”战火之后,大名鼎鼎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出于安全考虑,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避居到租界内,住进了这幢小楼。当时外界已有传言,说唐绍仪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原田等时有来往。《文汇报》也于1938年3月12日刊登了《上海市民函唐绍仪》的公开信,信中恳切地劝唐:“应以开国元勋的资格,发表光明正大的宣言,与国人共争民族的独立自主。”国民党方面认为他形迹可疑,有可能已经投靠日本人。于是戴笠手下“铁血铲奸”的队伍立即行动了,派了匪徒出身的杀手相强伟秘密潜往上海,通过永安公司的分部经理谢志磐(唐的广东同事)与军统驻上海区区长赵理君配合行动。1938年9月29日,赵理君谎称是一古董商,往唐绍仪家里打电话,说是有一只宋代青瓷花瓶愿以低价出售。唐一向对古瓷兴趣很浓,凡历代珍品均不惜重价收购,他的书房和客厅里便陈设了不少明清青花瓷器。第二天下午,赵理君、相强伟和谢志磐一行,将花瓶、明代宝剑及其他古玩装在一个特制的木匣内,在匣底暗藏一把利斧,来到唐宅。唐宅门口有越南巡捕(安南门卫)把门,因谢志磐与唐是同乡好友,是唐府常客,也就扬手放行了。

  三人坐定之后,赵理君先拿出一把宝剑让唐把玩,唐左看右看,辨不清真假,但又觉得形制可爱,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唐叫佣人给客人点烟,佣人找不到火柴(其实是赵理君把火柴藏起来了),就到其他房间去取。佣人一走,刺杀唐某的时机已到,只见赵理君趁唐专注地低头看瓷器的时候,伸手将暗藏的利斧抽出,绕到唐的身后,劈头朝着他后脑砍去。可怜这位大名鼎鼎的民国总理,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就倒在血泊里。赵理君见大功告成,出门登上自己的轿车扬长而去。等到唐的佣人找到火柴回来,屋里只剩已经断了气的唐绍仪,方才大声叫起来。

  唐绍仪毕竟是民国以来的重要人物,而且军统方面并没有掌握到唐氏投敌的确切证据,于是引起国民党元老们的极大不满。为了平息风波,蒋介石下令拨付唐氏家属丧葬费5000元,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褒扬这位78岁的老人,同时蒋介石、汪精卫、孙科、陈果夫、陈立夫等国民党军政要人,也都相继发来唁电,对唐的不幸遇害深致哀悼……这么一来,好像刺唐一案又不是国民党方面的旨意,使外人感到更加扑朔迷离,讹传四起。
  如今的武康路40弄是条很少见的西班牙风格花园洋房弄堂,这个位置已经接近武康路的尾声,与其他局促地、挂满各式衣物的弄堂不同,这里有一个相对宽敞的公用庭院,种上芭蕉等植物,显得幽深而安静。1号楼是一幢三层花园住宅,建于1940年。由著名华籍建筑师董大西设计,黄色混水的拉毛墙面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屋顶上盖着红色筒瓦,其壁炉烟囱尖端呈哥特式,屋檐下排列着连续的西班牙式双拱小券,主入口是西班牙式,拱形门框两侧是螺旋形的罗马柱,拱门上方有精致华美的木雕刻,和两侧罗马柱头的花纹相得益彰。二楼东西向正中及两侧延伸置有三座大阳台,呈曲折状,适合上海居住的气候条件,天气好时是晒霉的时节,生活气息早已经掩住了曾经的好多“说不清”。
亦可 - 2009/6/6 22:56:00
马里昂吧
  
  正在武康路40弄里发呆犯迷糊,一个媒体里的熟人突然冒了出来,热情而突兀地打起了招呼,半天还是回不过神来。他也算是“海漂”了吧,北方人,很爽快,说是已经换了工作,房子租在这里,在街口安福路上开了家咖啡馆——马里昂吧。

  马里昂吧就开在安福路话剧中心对面,店名取自罗伯特格里耶的一部电影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据说在文艺界小有名气,在那里能看到很多戏剧工作者、艺术家、画家以及观众,有时举行一些小型演出、沙龙,或者干脆是想放松一下的上班族,一个下午泡在这里。外面看上去很简单,落地窗,话剧海报,有点西部的粗糙味道。里面的布置更是不怎么“上海”,或者说要的就是那份粗糙、随意、不羁的感觉,很有点戏剧界的味道。屋顶是用“旧英文报纸”糊的,沙发、椅子、台灯是“老板淘来的老式样”,放的音乐“柔和”、“舒缓”,老板、员工“自己管自己做事情”。墙角的书架上有很多电影、文艺类的原版书,据老板说是从M50的书店里淘来的,客人中有很多人对这些感兴趣。没有太多商业的味道,拿铁很好喝,价钱也很平价,更像是主人出来聚会的场所。在这里找个角落坐下,看街景、上网,听别人聊天,发梦,想象着总是来了又走或是总也不来的爱情,最难的是做不文艺的事情。
  
  武康路99号
  
  《色,戒》中佳芝最后说“去福开森路”,很有可能是要回到易先生为她置办的那套公馆,与小说里的公寓不同,李安把这个幽会的场所选在了武康路99号,独门独院的小别墅。

  就是在现在,武康路上的别墅也是神秘而贵气的。建于1928年的武康路99号曾是英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这位英国大班的家完全按照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式样建造而成。建筑平面呈L形,红瓦陡坡的屋顶上有着红砖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炉烟囱和尖顶的老虎窗,外墙饰以暗红色的半露木构架,木构架看上去平直粗犷,透射出浓郁的英伦乡村风味。虽然高高的围墙挡住了视线,但还是冒出了三角形的尖顶和浓密的树,构画出一幅很美丽的图画。

  武康路上别墅虽多,但住的大多是军政要人,社会名流,唐绍仪、陈果夫都曾经住在这里,可以说是藏匿了不知多少秘密。整部电影被鸽蛋一样大的钻戒和梁朝伟的某几分钟炒得走了偏锋,导演的许多良苦用心还得慢慢体会。
  
  陈果夫故居
  
  107弄2号是陈果夫的故居,这栋建于1946年的三层花园洋房,墙体用白粉饰面,红色双陡坡瓦屋顶,清水砖砌烟囱,砖工精致考究。底层东南侧设置带有出檐的开敞拱券式门洞,造型十分典雅。

  陈立夫、陈果夫这对兄弟,当年亦是重要的政治人物,当时社会上一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两家管钱钞”之说。由于蒋介石与其叔叔陈其美有患难之交,蒋对陈的两侄陈立夫、陈果夫备加关照和信任,使陈氏兄弟两人能平步青云,仕途亨通,担任了重要角色。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后,授意陈氏兄弟把留在上海的部分党政干部组成“中央俱乐部”(英文译为Central Club,简称CC),这样以两陈为中心的“CC”系雏形开始出现。
  
  武康路南起著名的淮海路,北至华山路,连接了沪上最繁华的两条街区,却奇异地保持着神秘和幽静。一公里见长的小马路,两旁花园洋房林立,隐约浮现着巴金、黄兴、唐绍仪、陈立夫等醒人眼目的名字,接连不断的围墙和铁门却又与行人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这里有美丽的参天梧桐,白色地中海式的原意大利大使官邸,新潮设计师的工作室,还有最普通的小菜场、五金店、同我一样总是心不在焉的路人。

  春天的午后走在这条街上,感觉如同梦游,那个被画过无数次的花瓶形的西班牙小阳台显得懒懒的,街边幽静的小花店总看不到主人,偶尔碰见几个外籍人相视也是不经意,渐渐地,觉得很珍惜。
亦可 - 2009/6/6 22:57:00
从淮海中路进入南北向狭长的武康路,路口巍然屹立着的一座犹如等待起航的巨轮般的建筑,这就是武康大楼,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这座公寓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邬达克设计。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整个底层只有高高的天花板和宽大的台阶,三层和顶层设环通的阳台式长走廊,犹如一条纤细的腰带镶嵌在建筑立面,四至五层立面有部分宽大的外挑阳台。仔细观察,你还会看到那些刻有螺旋花纹的“牛腿”,拥有三角形古典山花的窗楣以及外墙的镶拼色彩,在阳光下显出一种低调的精致,折射出一种名门贵气。

  在一楼大厅,有两台主电梯和一台主楼梯,电梯换过几次,最早是拉门的,电梯的门顶上各安装一个指针盘,随着电梯的上升会一格一格耐心地指过去。在东侧,原来还有台保姆专用电梯,我想起张爱玲的《郁金香》里,宝初同一群娘姨挤在电梯里,回想着刚才看到的是不是金香,“电梯门上挖出个小圆窗户,窗上镶着一枝铁梗子的花。只一瞥,便隐没了。再上一层楼,黑暗中又现出一个窗洞,一枝花的黑影斜贯一轮明月。一明,一暗;一明,一暗。”他是做了一场梦吧。
亦可 - 2009/6/6 22:57:00
从湖南路拐进武康路,沿街第一座庭院里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平缓的屋顶,暗红色细砖贴面,十分朴实厚重。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庭院里种满了白玉兰,巴金在此楼居住了40多年,在这里,他写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

  对于经常从这条街上经过的人来说,这座庭院着实有点神秘,很少开着门,但事实上,巴老在这个家里接待过不少访客。1989年11月,朱镕基到巴金寓所向巴老85华诞表示祝贺,并赠不老松盆景。1994年6月4日,贺绿汀先生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来到巴金家。当时已行动不便的贺绿汀为了表示郑重,还特别穿上了一身西装,带了一个大花篮。贺绿汀的听力不算很好,戴着助听器,巴老说话有很重的四川口音,很多人都表示听不太懂,可是两位老人却相谈甚欢,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
  
  “武康新里”
  
  376号是一个幽深的小巷子,门口有身穿黑衣的保安,门口是一家花店,不见主人,气氛迷离。走进去,发现这是个欧式的小街区,由五座大小不同的小楼组成,取名“武康新里”,法租界里又一个创意园区。巷子底是一座5层高的白色楼房,现在已经改造成办公室,一楼有几家店面,有法国餐厅Franck,大众咖啡馆Coffee Tree,荷兰来的时装店D.I.S,全天然护肤产品专卖店巴颜喀拉,挺有腔调的。巷子里飘着的一股甘草的气味就是从那家“巴颜喀拉”飘出来的,店里的产品多用草药纸和麻绳包扎起来。今天天气不错,又正好赶上下午茶的时间,Coffee Tree门口的露天座位全数被外国人占据,还有几个两三岁大白人小孩,天使一样的跑来跑去,如同一个城中的“欧洲村”。
  
  黄兴故居
  
  武康路393号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人称“黄公馆”。高耸的门墙、淡黄色的墙壁、棕红色的门窗,在武康路的老房子中显得十分独特而有气势。这是一幢三开间4层楼的花园住宅,带有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风格。底层筑有对称大理石露天台阶,花岗岩作墙角基础。立面以清水水泥大砌块衬托出浅色的横直线条,二三层间有弓形花色水泥阳台,窗洞造型不一,显得古朴典雅。此楼建造于民国初年,入住后仅数月,黄兴就因胃病复发而谢世,年仅42岁。

  黄兴过世之后,“黄公馆”几经易主,1932年蔡元培、吴稚晖等在此创办上海国际图书馆,它是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分馆,也是我国第一家国际专业图书馆,1937年迁往北京。这里还曾是上海电影厂的办公楼,楼梯墙上至今还悬挂着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等几位昔日大明星的大幅黑白照片,均已落满灰尘。在安静的武康路,这幢有着几分霸气的老洋房屹立在那里,显得凝重而倔强。
阿布 - 2009/6/8 9:56:00
喜欢那个“喜客咖啡”,有机会要去坐坐))!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康路:安静的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