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道静 来自:东方今报 上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使许多中国人记住了一个感人场面,那就是当肝癌引起的疼痛袭来时,焦裕禄一边用椅子顶着腹部,一边工作,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 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癌痛折磨着越来越多的人,让他们痛不欲生。35岁的媛丽也是一名肝癌晚期的患者,疼痛发作时她躺在床上来回打滚。因为忍受不了癌痛的折磨,她甚至想自杀。 “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在患者有限的生命里减少他们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河南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韩雪萍告诉记者,“只有经历过疼痛才知道无痛是多么幸福。无痛是患者的权利。” “人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疼痛。”韩雪萍说,“疼痛是身体受到损伤时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也是许多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剧烈或长期慢性疼痛,会使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乃至异常。疼痛,尤其是慢性顽固性疼痛可导致神经变性、肌肉萎缩、肢体功能丧失。” 一般来说,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疼痛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这种疼痛被称为“好痛”,据专家介绍,50%以上的病人都是因急性疼痛而就诊的。而持续3个月以上,难以治愈的慢性疼痛,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只起到破坏作用,这种疼痛被认定为“坏痛”,是应该加以消除的。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1999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疼痛学术大会上,有专家提出: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在第十届世界疼痛医学大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了基本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并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不少人片面地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表现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现在还有众多的患者忍受着头痛、神经痛、骨关节痛、软组织疼痛、癌症疼痛、缺血性疼痛、痛经、慢性盆腔痛等疼痛的折磨。”韩雪萍认为,这种看法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正在经受考验。实际上,多数慢性痛不能仅仅看成一种“症状”,有的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疼痛等,疼痛就是病,治好了疼痛也就治好了病。 疼痛会 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疼痛首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人还会由于长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产生心理疾病。”韩雪萍说,“反复地、持续不断地慢性疼痛,会使人们陷入躯体功能下降、经济收入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缺乏交际能力、伴有抑郁或焦虑等状态,形成‘疼痛-失眠-疲乏-苦恼-疼痛’这样的恶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有30%~35%的人长期被慢性疼痛所困扰。 统计资料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每年癌症的新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每天约有100万肿瘤患者忍受疼痛,且50%~80%的疼痛病人未能得到有效的止痛治疗。“癌痛会时常提醒病人所面对的疾病和死亡,病人的心里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韩雪萍说。当患者出现疼痛时,首先想到的是肿瘤出现了扩散,病情在恶化,生命将到终点。病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疼痛如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可以使病人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严重的疲劳和乏力,经过几周后,病人会被疼痛所制服,此时病人常常周身疼痛,甚至有自杀倾向。 出现疼痛要及时治疗 “腰痛忍一忍,反正治不好”的观点需要改变,“伤筋动骨一百天”的古老谚语在今天已大有修正余地。 “科学的发展使治疗疼痛的手段日益增多,疗效也随之上升,目前可以认为,95%的慢性疼痛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在特定情况下,针到痛除不再是梦想。”韩雪萍说,“在临床上,止痛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药物止痛、神经阻滞方法、微创、射频、超级光、小针刀等治疗方法。由于止痛主要用药是阿片类药品,人们常怕服用后上瘾。实际上,慢性疼痛患者只要在专门的疼痛科进行规范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可以避免成瘾的。” 有了疼痛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才是上策,拖延不治常会使急性疼痛变为慢性疼痛。“一般综合性的医院都设有疼痛科,方便疼痛病人就医。”韩雪萍告诉记者,医院创建“疼痛科”的目的是,不再让顽痛病人处于“小痛科科看,大痛哪科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目前,疼痛治疗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由于缺乏规范的疼痛科,导致一些游医假药泛滥,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痛苦,想真正实现“免除患者疼痛”的基本权利,只有建立规范的疼痛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