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小针刀论坛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12934次, 共7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淡漠千里见妖娆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9
管理员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只看楼主b 2007-07-13 12:32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1例分析

姜青松
( 绵阳医科学校  621000  四川省 )





【关键词】颈性眩晕;针刀疗法;寰枕筋膜挛缩;椎枕肌损伤;枕下三角紧张综合症

笔者长期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临床研究,在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得到一些个人体会。下面就1例颈性眩晕病例做一报道:
1.病例:

患者彭某,男性,42岁,绵阳市人,机关干部,2005年9月26日因眩晕来诊。诉于1月余前因工作繁忙,低头办公时间过长而常感颈枕部酸痛不适,渐至枕部麻木刺痛,休息后缓解,劳累后加重。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头后仰及扭转时加重,渐至起床及翻身等均出现眩晕,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听力下降,声音遥远,有如坐舟船中之感。入绵阳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经输液,口服药物及牵引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至我院门诊治疗。查:患者颈肌紧张,头部强迫体位,不敢扭动,枕骨与寰椎接合正中处(相当于风府穴部位)及寰椎横突处压痛(风池穴略向内下方处)明显,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脉细涩无力,舌淡苔薄白,略有齿痕。患者曾于2005年8月11日于绵阳市中心医院体检,提交颈椎X线示:颈椎曲度正常,枢椎齿突与寰椎侧块两侧间距正常,惟见寰椎后结节与枕骨间距消失,见下图:
治疗前X线表现(寰枕间距消失)
2.处理:
一诊:选取患者枕骨与寰椎之间疼痛最明显的三点,常规消毒后,分别行针刀松解,针刀松解以刀口下无阻力,酸胀感消失为度,术后局部伤口常规处理。针刀松解完毕后以左手呈颈椎前屈位固定头颈,以右手大拇指在枕下三角针刀施术处行纵向弹拨手法,促使痉挛的组织放松,然后双手扶住头部,缓慢地将颈椎进行左旋右旋止最大幅度,不用扳法。以患者自觉颈肌受到各方向充分牵拉为度。术毕,嘱患者自行活动颈部,感觉头晕大部消失,有耳聪目明之感。
二诊:患者诉一诊后,未再次出现眩晕,惟见在下蹲后突然起立时有一过性头晕目昏黑,持续约5~10秒后消失,且头昏消除后感双下肢软弱无力,而以前在头晕未获缓解前无此症状。结合患者舌脉情况,辩证为气血不足。继续针刺治疗,取穴为:大椎、风池、风府、哑门、足三里、合谷。针刺时先取双侧足三里,得气后再刺双合谷、大椎、哑门、风池、风府。取针后行颈部推拿治疗及颈部肌肉牵拉,充分活动椎间关节。
三诊:患者诉前症状均已消失,按二诊方法再行针刺推拿治疗1次,诸症均消失,嘱患者继续治疗2次,巩固疗效。
五次治疗后,患者提出是否需要复查颈椎,笔者欣然允之,因国庆放假,遂于2005年10月8日于我院复查结果如下:
治疗后X线表现 (寰枕间距正常)
3.体会与讨论:
3.1 关于颈性眩晕的寰枢枕段致病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这三种因素从病理变化上看似相互独立,但却是不可截然分开的。
3.1.1 机械性因素 研究表明椎动脉发生闭塞常出现在三个地方,即C5~6椎间孔平面、寰枢关节处、寰枕关节处,其中以寰枢关节处最为常见,这是由寰枢段的解剖和运动特点决定的,人体的寰枢关节在颈椎的轴向运动中,活动幅度是最大的且是处与旋转动作的第一阶段,由此,大多数可以被头颈部旋转运动所诱发的颈性眩晕与寰枢枕段椎动脉机械性受压相关。如果寰枢枕段已经存在了先天性及获得性结构异常,如椎动脉沟桥形成,寰枕后膜挛缩,或椎枕肌劳损痉挛等都可以引起该段的椎动脉受压,而这个受压过程可能是渐进性的,在很长时间内并不表现出任何功能障碍,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颈椎的旋转运动加重该段椎动脉的受压,而呈现发病表现。
3.1.2 交感性因素 颈上神经节与寰枢段关系紧密,其交通支与椎动脉丛相连,另其细支发至颈椎上部的韧带和骨骼,C1~3的窦椎神经分布于寰枢关节的内侧、横韧带、翼状韧带上。而C1~3的窦椎神经为C1~3脊神经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构成的混合支,当寰枢关节失稳时,会通过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而间接引起颈上神经节兴奋或直接刺激颈上神经节,而引起椎动脉痉挛,以至产生眩晕症状。
3.1.3 血管内源性因素 反复的机械性碰撞挤压刺激,可造成椎动脉内膜损伤、壁内出血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等也可能是引起椎动脉狭窄的因素。若局部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将更易在这些损伤的局部形成血栓,导致椎动脉狭窄栓塞,最终使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
从上面举出的病例来看,其症状已经涉及了上述的几个病理因素,不过是以机械行压迫为主,其他两个作为继发原因处于从属地位。
3.2 关于挛缩的起因
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范围不全称为挛缩。挛缩既是一种病理学概念,又是一种功能状态,我们应当正确理解挛缩的内涵,当前,关于针刀治疗本病的机制,存在争议。在《针刀医学原理》中,我们一般将颈性眩晕的原因归为寰枕筋膜挛缩,而有些学者将其解释为椎枕肌劳损导致。勿庸置疑,二者都可以导致寰枢枕部位的结构异常,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椎动脉受累出现眩晕。这两种“挛缩”,前一种属于被动活动范围不全,多继发于炎症与制动,为韧带中胶原组织变性而成,具体说来可能与滑动障碍,交联增剧,桥连形成,及胶原重塑有关,多发生在制动后的1~2周。后一种属于主动活动范围不全,为肌肉功能发生的变化,大多具有可逆性,如肌肉的劳损后无菌性炎症引起,也有部分为不可逆性,如肌肉的变形,造成肌肉内部纤维化过度,尚有异位骨化,迟缓性麻痹及痉挛性麻痹造成的肌肉挛缩等。在这两种与颈性眩晕关系密切的软组织挛缩之间,同样也可能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过程,任何一方面的致病因素长时间存在,均可能导致另外一方面的继发性变化。
3.3  关于如何解决挛缩,以及其意义
无论是胶原组织变性引起的韧带挛缩还是肌原性或神经原性造成的肌肉挛缩或紧张,制动亦即主动或被动活动不足都是最造成该变化的根本原因。制动常由疼痛所引起,而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中,并不是所有的病变部位的软组织均受到损伤,真正产生器质性改变的仅仅占其中很少的部分,由于这部分组织发出的疼痛刺激信号对疼痛中枢的影响,扩大了的反射信号使更大范围内的软组织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为修复损伤创造条件,这是一种应激性的保护反应,从而形成了韧带及肌肉挛缩的必要条件。但矛盾的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强迫体位式的长时间“保护”,形成了大量正常组织的“制动”,形成了病态组织与正常组织非正常的“耦合”,其实质是因为我们所说的筋膜及肌肉的挛缩是由于极少部分影响到整体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它们的“痉挛”状态是可逆的。所以,我们在治疗上,应当充分注意这个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关系,以针刀针对本病治疗,就是将其中很少一部分真正存在器质性改变的组织进行剥离及切割,使之能与正常组织联动,从而达到恢复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目的。寰枕后膜与椎枕肌的解剖位置非常靠近,在操作时可以借鉴针刺刺法中的“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的原理,以“气至病所”为一个针刀到达病变组织的标准。具有提示作用的一个现象是是,我们在临床上往往发现这样的问题,针刀术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得到当即缓解,但过了几个小时之后,再次出现比以前稍轻的疼痛,但这种疼痛范围广泛,这是因为正常组织受到一段时间的制动后,突然解除抑制,肌肉及韧带内部结构适应状态滞后造成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针刀推拿手法或理疗等促使其功能的恢复,可以很快得到缓解,从对这个现象的分析理解中,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软组织损伤的阶段性,及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原理。在本病例中,笔者将影响诊断、医者手感及患者针感相结合,没有拘于一方的成见,所以获得了很好的疗效,这也是传统针灸理论在针刀医学上的具体应用表现。
3.4 关于本病的具体病名的商榷及两种学术观点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寰枕筋膜及椎枕肌是枕下三角制约寰枢椎下移的主要软组织,故前面所述寰枕筋膜挛缩及椎枕肌劳损的病名,都是有其临床基础及实践意义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这个挛缩的具体部位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在临床上,我们应当对二者参合应用,不应厚此薄彼,偏废一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而应当具体地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清主要及次要矛盾,这样才能做到对病因理解的具体而深刻,才能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
当然,本着发展的观点,我们今天的理解受到目前研究水平的制约,可能还有某些不足之处,也许上述的两方面相加仍然不能解释该病病因的全部,所以笔者认为,是否可以给具备以下症状及体征者:颈椎侧位片寰枕(或寰枢)间距绝对或相对减小,枕下三角自觉紧张,伴有压痛,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出现眩晕症状、或伴有枕大、枕小神经、后头皮麻木或刺痛,冠以“枕下三角紧张综合征”,更为妥帖?笔者抛砖引玉,发表拙见,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及同道批评指正。

#1  
淡漠千里见妖娆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9
管理员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只看楼主b 2007-07-13 12:35
回复: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针刀治疗椎动脉沟环综合症1例

陈明涛
(河南省新密市针刀医学研究所  452370)



【关键词】 针刀;椎动脉;环椎沟环综合症1. 典型病历
扬×,男,3l岁,修鞋工。因从上小学时即常发生跌倒,时有昏厥而休学未再入学。常在转动头颈时易出现猝倒。曾奔波多处多家医院求治——神经科、内科、精神科、脑内科等,按癔病、癫痫病、自发性低血糖、周期性麻痹等,曾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始终末见奏效。家属焦虑万分,本人痛苦异常,工作、婚姻终无结果,随以修鞋维持生活,但因时常发病而不能坚持工作。遂于1999年6月10日,经人介绍来我所求诊,查体:慢性病容,表情淡漠,神智清楚,语言清晰,自动体位.查体合作:BPl20/80mmHg,五官端正;心肺无异常:在作颈部检查时,患者因转颈而晕倒。触诊颈部:右侧枕后肌群、项韧带、枕骨下项线处的头上、下斜肌,头后大直肌止点及肌腹处,均可触及坚硬、条索状、痉挛的肌腱,局部压痛明显,当压迫痛区时,即有晕感发生。右手握力弱于对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右侧弯):经颅多普勒示:椎基底供血不足:头颅CT无异常;X片检查(557号)见:右侧位椎动脉沟环椎骨性全环。
结合症状、体征和X线诊为:椎动脉沟环综合症及颈椎病。采用针刀松解枕后有关肌群的起止点和挛缩疤痕处,当时即感头颈轻松舒适,家属和患者高兴异常。每周针刀治疗1次,每次术后静点头孢拉定、复方丹参、培它啶等3天,同时结合动态牵引和手法矫正颈椎的力学动态平衡。从此患者未再发生猝倒现象。住院连续治疗4次(1个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出院,嘱其若有不适即来复诊。随访:3月后康复,至今5年来,未再发作。
2. 讨论
环椎椎动脉沟环是指环椎上关节突上方至后弓上方之间的弓形骨性结构,是一种先天畸形,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学的退化痕迹,有家族性①该骨性结构跨越椎动脉形成骨桥,使椎动脉沟成为一骨性孔道,其内有椎动脉、静脉和第1颈神经通过。这是一种还没有完全被人们认识的颈椎结构解剖学异常。②据孙静宜研究报道,沟环引起的眩晕,多于头颈转动在某种特定姿位下突发。在17.00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由于沟环引起的占7.4%,其中因眩晕猝倒致伤、致残者占9.4%(不包括致死者)。国内某空军基地调查飞行员253例,有沟环者17例,沟环出现率为6.7%。李小坵等调查346例飞行员,发现56例有沟环存在,高达16.18%。
本例的椎动脉沟环综合症的颈椎影像学,支持该学说,其发病亦符合其发病规律。经针刀松解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众所周知,近年来,我针刀学科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疗效独特,但其沟环综合症引起者,尚未引起我辈重视,特报告本例。
[参考文献]

[1] 孙静宜·环椎椎动脉沟环与沟环综合症,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9
[2] 李小蚯等·飞行员环椎椎动脉沟环与颈性眩晕的关系,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年第11卷第11期。


#2  
淡漠千里见妖娆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9
管理员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只看楼主b 2007-07-13 12:39
回复: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color=red]针刀治疗颈性心绞痛1例报告

于占权
( 吉林永吉县城南医院  132200 )[/color]



【关键词】颈椎病;心绞痛;针刀
颈性心绞痛是一个不为医生和病人熟悉的疾病,其诊疗方法更为缺乏,本人应用针刀疗法治愈1例颈性心绞痛病人,不揣冒昧,报告如下,敬请同道指正。
患者曹军,男,53岁。2003年2月19日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气短等月余,多方求医无效,来我门诊部就诊。患者于一个月前无任何诱因感到胸闷,背痛并伴有头痛、心慌、气短等症状,有时呼吸困难,难以忍受而大声呻吟,入某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又行胸部CT平扫,心脏彩超,动态心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请心血管专家会诊,疑为冠心病,并以常规治疗治疗半月未见疗效。遂出院,听说我门诊针刀治疗疼痛,故来求诊。
了解了病史,并做全面检查,有关颈椎病的检查,结果如下:
椎间孔压缩试验(+),臂丛牵拉试验(+),直臂抬高试验(+),推头压肩试验( +),说明患者有颈椎病。
X线检查:颈椎正位片,生理曲度尚存:C3、4、5棘突向左偏歪,钩椎关节不对称,左宽右窄。C5、6、C5、7钩椎关节增生;侧位像C5椎体前缘唇突增生约4mm,C4椎体后缘增生,C5~7关节突呈双突影;斜位像,右前斜位片见C4、5椎间关节增生,C5、6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左前斜位片见C4关节突增生,C6、7钩突增生,C5、6、C6、7椎间孔变窄。
根据以上病史,及检查资料可确认为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性心绞痛。
治疗:采用针刀闭合性手术方法治疗。
体位:忠者取俯卧位,头部探出床头。尽量屈颈,使颈部露清楚,病人舒适,呼吸畅通。
定点: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病变节段进行定点,本例定点为:C3、4棘间点:C4、5、C5、6、C6、7棘间点和双侧关节突关节点,双侧枕大神经出口处。
严格遵循无菌手术原则进行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备点均施以充分的局部麻醉,保证病人术中无痛。
针刀闭合性手术操作:棘间点,切开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点切开关节突关节囊和部分黄韧带。术后给予手法复位,纠正旋转移位,并做颈椎滑动悬吊乖引。
结果:牵引后,患者即感到头痛明显减轻,心绞痛症状也有所缓解,此后电话随访,第二天,心前区疼痛减轻,第五天,明显好转,第七天,心前区疼痛,气短消失,至今未再复发,病人自针刀治疗后未用其他方法治疗。
病例分析:
下面,从颈性心绞痛特点,发病机制针闭合性的术治疗原理第一个方面做简单分析。
1.颈性心绞病的特点:
颈性心绞痛是纯酷似心绞痛发作的心前区疼痛症候群,属交感型颈椎病,也可以归入脊椎相关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不畅,或有呼吸困难,心悸、恐惧感,全身瘫软无力等症。这些症状与心绞痛的症状极为相似。但它与真性心绞痛既冠心病有着本质的不同。其鉴别要点如下表:



表:
鉴别点 真性心绞痛 颈性心绞痛
疼痛部位 胸骨后 心前区或胸部大面积区域
疼痛持续时间 几秒钟或几十秒钟 时间长达几分钟甚至更长
恐怖感和恐怖心理 有死亡恐怖感 恐惧心理,怕是心绞痛
呼吸困难与呼吸不畅 真性呼吸困难有缺氧感,常夜间发作 无确氧感,无夜间发作
ECG检查 有改变,S-T段常下降2mm以下 一般无改变,S-T下降在2mm以上
运动心电图 有明显改变 无改变
硝酸甘油试验治疗 有效,确认冠心病 无效,基本排除冠心病
颈性病表现 无 有颈椎病的确诊条件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并以各种鉴别诊断方法予以鉴别后,可获确诊。


2.颈性心绞痛发病机理:
很早就有人发现颈神经根受压时可引起心绞痛样的心前区疼痛,在排除上冠状动脉病变后,颈椎病便可能引起胸痛症状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的病例对比研究证明,假性心绞痛可能继发颈椎病。因此,颈性心绞痛的病因是颈椎关节病所致。
颈椎的以下病变可能引起颈性心绞痛,颈椎间盘突出,颈部骨赘,椎间关节移位(尤其是旋转移位)。颈椎屈度的改变,椎间孔狭窄等病变.使C4~8神经受压。当C4~8脊神经前根受压时,如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域深部感觉受累则可引起疼痛,及受累脊神经前根的放射性牵涉痛;同时,自主神经(即交感神经)受累,特别是支配心脏的交感节受累时可引起心律紊乱和心率的改变,两者同时存在,便产生了酷似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的学说是很多的,这里不一一叙述。
3.针刀闭合性手术是治疗颈性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首先,针刀闭台性手术是治疗预性心绞痛是建立在对颈椎病病理改变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这是个首要条件。所以,必须认真检查病人,仔细阅读X线片,确认病变节段,才能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其次,要具有较好的针刀操作技能。必须充分松解病变节段的椎间关节的关节囊和部分黄韧带,才能正达到松解,减压的目的,才有可能解决颈性心绞痛的问题。


在美之前,善乃是才情之本;
在美之后,善乃是生命之依靠。

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咨询电话:13801710240 亦可 MSN:yike699@hotmail.com
QQ:729253621
#3  
淡漠千里见妖娆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9
管理员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只看楼主b 2007-07-13 12:40
回复: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针刀治疗斜颈1例报告

陈明涛  陈晓东  崔秋凤  吕合群  陈韦东
( 河南省新密市针刀医学研究所  452370 )



【关键词】腰背筋膜挛缩;顽固性斜颈;针刀松解术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6岁,因后枕部酸困和左前额疼麻连及背肩腰疼痛紧缩感,头面不由自主中转向右侧4年,近一年来加重,影响生活和家务操持。于2004年10月25日来我所求诊。
体征:颈前屈下颌不能触胸骨,颈左旋25°,右旋45°,后伸左旋25°,双侧推头压肩试验(+),C2棘突左偏,C1、2、3、4双横突压痛(+),左项下线外1/2处压痛(+),双冈上、下肌压痛(+),C7及T1~L2棘突及右侧椎板压痛敏感有僵硬感,双侧前、中斜角肌压痛(+),X线示正位C4椎体向右倾斜,C4、5、6间隙变窄;侧位片示:C2、3、4棘突吻合;张口位示:齿突左偏,左侧间隙0.1cm,右侧间隙0.3cm;前屈位示:环枕间隙变窄;双斜位示:双侧C3、4椎间孔变扁。MRI示:C4、5,C5、6椎间盘突出,C3、4、5椎体骨质增生。
诊断:1. 环枕筋膜挛缩;2. 颈椎间盘突出伴骨质增生,3. 齿突移位型颈椎病,4. 枕后肌群及胸腰段棘肌挛缩。试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正常,无针刀治疗禁忌症。
于当天下午进行针刀治疗齿突错位术结合壁式牵引下手法矫正术,针刀松解枕后肌群和颈侧各压痛点、僵硬点等挛缩肌群的松解术,术后颈托固定2周,术后第三天开始每天在牵引下手法矫正术应用,各部疼痛症僵硬明显点间隔7天针刀治疗一次。共治疗6次后,颈部疼痛和转颈歪脸症状消失。X线张口位示:齿状突居中;正位片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随访1年零2个月,患者症状消失,能进行正常工作和家务劳动。
2.讨论
引起斜颈的病因,常见胸锁乳突肌痉挛,但多见于小儿患者。该患者四年前的某日早晨起床时曾突然发生眩晕,连续采用输液治疗5天后好转,即此后遗下枕部酸困及背肩和脸面不由自主向右旋转(自我不知道),曾采用按摩、牵引、针灸、理疗和多种药物治疗均未能奏效。
分析其原因是在睡眠醒后突然起床间颈肌松弛情况下导致颈椎齿突旋转侧偏,致椎动脉受压引起脑供血不足后造成突发眩晕,经输液5天后好转,但错位的齿状突从此处于偏歪位置上,引起颈部肌肉双侧动态失衡,久之颈右侧一系列相关肌肉群由充血水肿至痉挛疤痕,渐趋加重而未能恢复正常状态,至此症拖延4年至今,采用针刀松解术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肌群进行松解剥离,特别是针刀松解胸腰段棘肌筋膜后,病人顿觉颈背部症象即时消失,辅以牵引下手法矫正术后,取得了症状全消,达到了冶疗的目的。
针刀治愈该斜颈的机理:第三条电生理线路(足太阳膀胱径)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内脏,联络肾脏,属于膀胱。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颈的支脉通过肩胛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着大腿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汇合于腘窝中。[1]
患者颈背脊柱部位的痉挛疼痛紧缩之处均是第三条电生理线路的走行部位,针刀在其压痛阳性部位切割松解后,调整了该电生理线路的能量趋于动态平衡,而导致疾病痊愈,达到了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




在美之前,善乃是才情之本;
在美之后,善乃是生命之依靠。

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咨询电话:13801710240 亦可 MSN:yike699@hotmail.com
QQ:729253621
#4  
淡漠千里见妖娆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9
管理员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只看楼主b 2007-07-13 12:41
回复: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针刀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1例


王董斌  王重治
( 北京药王阁中医研究院甘肃天水分院  741020  甘肃 )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错位;针刀闭合性手术;手法复位;膏药外敷;综合治疗

1. 临床资料
尹某,男,76岁,天水星火有限公司电工。主诉:后背胀痛一年有余,并伴有胃痛。起初只是背部不适,但作一些扩胸运动、按摩、捶背等自我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随着病程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患者感到胃部不适、反酸、嗳气、打嗝、食后饱胀、厌食、胃痛等症状,此症随着背部的疼痛而加重。患者自6月份以来后背疼痛明显加重,经家属捶背、按摩无效后,在本市医院住院检查治疗。住院期间,先后做过X拍片、血管造影、尿道造影等常规检查。给予静脉点滴和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均无效后5天出院。回家后疼痛仍不止,在附近职工医院针灸13天(患者于2002年2月,因犯心脏病,自身装有“心脏起搏器”故不能牵引)。肌肉注射止痛药27天,每天一次(具体药物不详)。疼痛继续加重,不敢直腰。患者自以为得了绝症,精神负担重,昼夜难眠,曾有自杀的举动。后经在本院针刀治愈的同厂职工介绍下于9月2号初来本院求治。
查体:体温36.5℃    呼吸20次/分    脉膊68次/分    血压125mmHg/75mmHg
患者痛苦面容,精神疲备,情绪低落,身体前倾,不敢直腰,用手检查脊椎,发现T6、7、8、9节棘间韧带肿厚,并伴有结节,压痛明显,胸椎段后观呈弓型,仰头试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闭合性手术
病人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术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参考影像学,仔细寻找压痛点及阳性反应点,用手触摸T6、7、8、9节棘间最明显压痛选4~8点。待确定治疗点后,用紫药水做标记,严格遵照闭合性手术的进针四步规程进针治疗(略)。出针后再用20ml针管在每个部位注射(1%利多卡因5ml,复方当归针2ml,维生素B120.5mg、1ml,曲安奈得40mg)混合液。拇指压迫止血,轻揉片刻后以创可贴覆盖,嘱3日内针眼处勿沾水,以防感染。
2.2 手法复位[1]
2.2.1 仰卧屈膝压腹法:
2.2.1.1 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屈髋,两踝关节交叉,双手重叠,置于腹部。
2.2.1.2 手法:医者站立床旁,令患者屈膝屈髋,一手扶患者双膝,一手扶住踝部,患者深吸气后憋住,医者用力将双膝向腹部弹压3次术毕。
2.2.2 改良膝顶法:
2.2.2.1 体位:患者取坐位,背向医者
2.2.2.2 手法:医者于患者身后,双手分别穿过患者腋下,手掌钩抱于两肩前,患者双臂自然下垂,或两手轻轻对握于胸前,上身后仰60°,医者右膝顶住患者胸椎棘突,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气,医者两手将患者双肩及胸廓向后上方呈60°提拉,同时右膝稍用力向前方顶压,常可闻及响声,复位成功。以上两种手法,每天一次,连作5天。
3. 综合治疗
3.1 抗炎治疗
3.1.1 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抗生素(按患者常用抗生素选择应用)抗炎治疗一周。
3.1.2 葡萄糖氯化纳250ml加复方丹参2支、4ml和天麻针2支、4 ml输液。以上两组共输一周。
3.2 中药治疗
3.2.1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基本方:杜仲、川牛膝、破故纸、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薏苡仁、枳壳、木瓜、羌活、桂枝、桑枝。湿重者加苍术。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胃部不适者加四消饮、元胡索、木香、青皮等理气止痛之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连服10天。
3.2.2 三天后取掉创可贴再敷《虎王金水膏》[2]二贴,三天换一次,连续贴10次。《虎王金水膏》具有疏通经络,化滞消瘀,软化硬结,除湿镇痛之功效。
3.2.3 五天后患者出院时加服《中华百宝胶囊Ⅱ号》每天二次,每次五粒,20天为一疗程,以加强被压迫的神经和血管恢复其功能。
4. 治疗结果
做完手术后,患者自感疼痛明显减轻,第三天疼痛基本消失,五天后出院,20天随访无复发。
5. 体会
胸椎小关节错位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外因扭挫伤,腰背部用力不当,慢性劳损所致。内因均属正气不足,感受风寒,寒凝经络所致。
从现代医学看:胸椎小关节错位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形成瘢痕、挛缩、粘连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影响了局部血液循环,代谢产物堆积,因错位的小关节得不到修复,挤压,刺激了局部通往内脏的神经丛,引起了神经官能症牵涉性胃痛等一系列胃部的症状。
针刀疗法是传统医学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手术疗法的有机的结合。传统医学的原理是疏通经络,行气破血。使“结者散,闭者通”,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现代医学的手术疗法,它有效的恢复了胸椎生物力学平衡,较好地解决胸椎小关节错位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对胸椎小关节错位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手法复位.王燮荣整脊手法.(2005 年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439页)
[2] “虎王金水膏”由北京药王阁中医研究院投资研制,“辽卫监健字(2000)第008号”,“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成果唯一指定产品金奖”.“获联合国自然医学会金奖”NO.B026



在美之前,善乃是才情之本;
在美之后,善乃是生命之依靠。

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咨询电话:13801710240 亦可 MSN:yike699@hotmail.com
QQ:729253621
#5  
淡漠千里见妖娆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9
管理员
UID: 13
来自:
精华: 29
积分: 8652
帖子: 7138
注册: 2007/7/12 23:27:00
状态: 离线
威望: 1369.00 点
金币: 9178.00 个
只看楼主b 2007-07-13 12:41
回复: 2006年大会论文集--个案报道

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例

魏恩德
( 天津市引滦工程于桥水库管理处门诊部  300400 )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针刀 ;药物;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特别是骶髂关节,中医学认为属于痹症,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外感风寒、风邪入里。气虚、血瘀导致督脉虚损,脊背变形。现代医学称“强直性脊柱炎”。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6%。男女之比为
5:l,其中男性发病症状重、进展快。多数患者呈隐匿发病,病变早期呈转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病,下腰痛最常见。常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气短、贫血,少数可伴有低热、晨僵,夜间翻身困难,起床费力或活动受限。一种姿势保持长久时症状明显,活动后症状好转,此时常被忽视,误以为是腰肌劳损等其它疾病。
    AS发展缓慢,可迁延10—20年,到后期疾病发展往往较快,很短时期内,形成驼背畸形,关节强直,X线片中发现脊柱己形成竹节样改变,并出现全身症状及内脏受累,有少数病人卧床瘫痪,甚至死亡。目前为止,中西医对此病没有特殊的治疗办法,最近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法,针刀为主,药物为辅,结合功能锻炼,成功治疗两例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一:苏x x,天津蓟县人,男性,18岁,学生。因腰背酸痛不适三年余而弃学,近期加重求治于我门诊。主诉:三年前因跳高不慎摔伤小腿,近一年来腰骶部酸痛,时轻时重,经中医按类风湿口服中草药3个月,未见明显好转,尤以夜间疼痛加剧。后又经几家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近2个月症状加重。
    查体:患者面色光白消瘦、面容痛苦,以L1—L3,椎旁压痛明显,双侧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下蹲,腰肌僵硬,胸段以T5-T8节段椎旁压痛(+)系统检查,未见其它阳性指征。患者否认其它慢性病史。辅助检查,血沉30mm/h,类风湿因子(一)HLA-B27(+),X光片显示:腰椎中度生理弯曲消失,椎体成方形,前纵韧带钙化明显,呈典型竹节样改变。
    患者二:高X X,河北省玉田县人,男性,20岁,学生。经北京积水潭医院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近期加重两月余,求治于我门诊。患者表现为面容憔悴,整个脊柱呈强直状态,X光片显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功能受限,不能下蹲,脊柱呈竹节样改变。
治疗:
1.针刀(注:针刀治疗该病为首选)
    患者取卧位,胸下垫至合理位置,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从T5—T8,L5-L2段椎间到椎旁之压痛点,逐个针刀松解,每5天一次,术后即行大剂量牵引,时间约30分钟。上述病人用同样方法各治疗15次。
2.中药内服治其本
    中医认为先天不足、肾元亏损,易受风寒,致使虚、邪、瘀而形成痹,阴滞经脉,筋骨失养。本门诊采用自治的“骨痹丸”以补骨脂,杜仲、川断、狗脊、温肾壮阳。当归、鸡血藤、赤芍、川穹、红花,活血化瘀,地龙、全蝎、乌蛇通风活络,每早晚一次连服2个月。
3.西药止痛而治标
    对AS,消炎镇痛药止痛效果很好,许多患者以为只要不疼就没事了,其实不然。药物只起到了暂时的止痛作用,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脊柱等中轴关节周围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仍在慢慢发生。有一些患者,自己吃了十几年的止痛药,再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往往已经驼背变形了,这时再想矫正,十分困难。如果患者能在病情早期进行合理及时的治疗、锻炼。就能减缓甚至阻止病情的进展。避免AS的发生而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4.功能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AS)容易累及关节,进行功能锻炼,是减少和防止畸形发生的最重要的疗法。AS患者坚持直立行走,定期做背部的伸展、扩胸、旋胯等力所能及的运动。上述运动可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有条件的可考虑游泳,这是AS患者最好的运动方式。
    在生活上,AS患者应睡硬板床,不用枕头,最好是仰卧或伸背俯卧,避免蜷曲侧卧。考虑到脊柱强直会对心肺功能有影响,故患者应戒烟、限酒。
    上述病人经针刀、药物、功能锻炼治疗6个月,患者腰脊病痛消失,骶骼关节能够正常下蹲。8个月后随访患者感觉良好,生活能自理。阴天下雨还有不适。嘱其3个月复查一次,功能锻炼不能间断。
讨论:
    AS特点,主要侵犯中轴骨骼,特别是骨骼关节。它往往好发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男性多于女性,集中在高智商群体。病发特点,早期往往被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现代医学认为,AS病变早期是关节滑膜里的小血管和淋巴细胞受侵。滑膜增殖软骨面受损,肉芽组织纤维化或骨化,进而骨关节强直,首先是骶骼关节受累,逐渐向上发展到腰椎胸椎和颈椎及椎旁韧带,使其变性钙化,整个椎体呈竹节样改变,椎体间骨桥形成,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我们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以针刀松解为主,药物锻炼为辅,标本兼治。为中西医结合本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美之前,善乃是才情之本;
在美之后,善乃是生命之依靠。

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咨询电话:13801710240 亦可 MSN:yike699@hotmail.com
QQ:729253621
#6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12934次, 共7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2 15:36:06

版权所有 上海针刀医学网 沪ICP备05003764号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